为什么ANSI/ESD S6.1辅助接地与AC设备接地电阻小于25欧姆ESD TR53
在国际标准当中,辅助接地与AC设备接地电阻小于25欧,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及隐患?
ANSI-ESD_S6.1都提到了辅助接地与AC设备接地的定义,同时提到辅助接地的作用是什么?

上图典型的接地方法,辅助接地与公共接地点,其实和AC在一起,就是把设备接地当作主要的接地线来进行的。

这张图看到,手推车、货架、地板、人员、椅子、工作台面接地都是连接到公共接地点,然后接到AC或者辅助系统里面去的,这里面AC辅助接地都是在一起的,也就是一根线。
这种接地方式,在欧美工厂都是按这种方法来做的。就是共用一根线来做的。
看上去感觉这两个区别没有什么,其实区别也不大,区别的主要原因,它从设备接地的终端有一根引线是引到辅助系统里面去了,其实这两个是有关系的。
这种方法接地漏电会不会对人有伤害?首先人体接地分为手腕带和鞋子,手腕带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内置1兆欧的电阻,除了将人体上的电导出去以外,同时可以把外来的电荷缓慢的传导到人体。
所以手腕带的电阻也起到了保护人体的作用,手腕带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手腕环与桌面接触会不会也有风险,其实手腕带也有内环与外环电阻之间差异化。


防静电手腕带外环是大于10兆欧,同时也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鞋子,鞋子要求是小于1.0*10e9Ω,我们要保证鞋子对地的状态,其实我们在测试系统电阻的时候也能保证鞋子,除了我们在输送电荷给大地,反过来外来的电荷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如果一旦在使用中电荷电到了人,那么我们鞋子也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果我们的鞋子碰到了设备或设备漏电,它有一个电阻的保护,也能起到降低电流的作用,对人体伤害来说还是较少的。
这也是在制定标准当中谈到最多的就是人身安全这块,标准制定中也考虑到安全,在ANSI/ESD S20.20文件标准里很多都是写的小于1.0*10e9Ω范围,在辅助这块如果基于人体安全的话,还得增加一些下限来保证人体安全。
另外说一下电气安全这一块,现有的设备当中都有漏电保护开关,其是在国际标准(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s缩写GFCI)中也提到了这个漏电开关,它其是就是我们说的漏电开关,那也就是说电气安全保护里面就有这个保护措施,通常情况不会出现大的漏电,漏电开关就会起到一个漏电保护措施。
可能大家没有关注,现在的家庭和工业、商人都用到比较多,为了人身安全,比如不小心把零线和地线之间接到导线,可能让你的线路直接断电。
那也就是说,人体接地的接地保护(不管鞋子还是手腕带)也好,还是说从电气漏电风险的控制,其实在生产过程都有这个安全保障,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有一个充分的保障人身安全。
为什么会出现设备接地和辅助接地两个概念:
因为辅助接地出现在测试设备上面,因为这些测试设备对于高频信号或者地线上的一些杂波会影响到它的测试或功能,所以它需一个比较干净的接地。这种干净的接地系统,对于接地控制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但是我们能够尝试发现设备地线与辅助接地线很难分开,因为毕竟测试夹具和测试设备紧密相连的,任何一个部件接触就会导致两个电阻系统相连,如果真的分开有什么问题,两个系统分开后,之间会存在电势差,那么电势差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之间的电荷转移,那么就有了现在所讲到的ESD。也是我们在放电系统里提到的叫传导放电。
所以考虑到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国际标准里就要求辅助接地跟设备接地之间小于25欧姆,来促使两者之间电势差,很小。
原文转自https://www.esd0.com/technology/static/519.html;
原文转自https://www.esd0.com/technology/static/519.html;